2017年以来,四川省采取科技治水、绿色转型等多项举措整治沱江流域环境问题。如今,昔日的“臭水河”逐步恢复了最初的容颜,桃花水母、红嘴鸥等珍稀水生生物和候鸟频频现身,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。
记者:杨华
编辑:李恒毅
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
版权声明:
原网页已被中国环保新闻网转码收录,版权归文章来源方: 新华网所有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,请30日内与中国环保新闻网联系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
对于任何包含、经由链接、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、信息或广告,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。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。
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,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,中国环保新闻网不负责任。
服务邮箱:4834222#qq.com(请将#替换成@)处理时间: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。
新华全媒+|四川沱江:“臭水河”变身候
2017年以来,四川省采取科技治水、绿色转型等多项举措整治沱江流域环境问题。如今,昔日的...(19998)人阅读时间:2022-07-12千里挑一!环保“特种兵”嗅辨师用鼻子
千里挑一!环保特种兵寻味治污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建立全国首支石化行业嗅辨师队伍 异味...(28737)人阅读时间:2022-07-11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反馈内蒙古生态环境
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日电(记者王靖)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2日向内蒙古自治区反馈督...(24854)人阅读时间:2022-06-03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向河北省反馈督察情
新华社石家庄6月1日电(记者齐雷杰)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1日向河北省反馈督察情况...(28764)人阅读时间:2022-06-01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西藏生态环境问题
新华社拉萨6月1日电(记者田金文)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1日向西藏自治区反馈督察情...(27355)人阅读时间:2022-06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