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重庆提出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西部科创中心,西部科普中心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内容。”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杨新民委员建议,将重庆建设成为全域数字科普示范区、西部地区科普集散地、国家科普服务体系的重要支点,示范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2022年9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》,对新时代加强科普工作作出系统部署,提出具体要求。全国两会期间,一些代表委员就科普队伍建设、科普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建议。
“要充分发挥科研人员‘科学传播第一发球员’作用,鼓励地方加强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,研究制定科普专业职称评审标准。”张永强委员建议,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普奖项和奖励基金,扩大国家科技奖励体系中科普成果的评奖比例和奖励范围。
潘复生代表建议,在社会尊重度、工资待遇、职称评审、人才选拔和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,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从事科普工作。
张永强委员认为,虽然科研人员对参与科普工作的认同度较高,但总体来说意愿不强。究其原因,是奖励激励机制尚不健全,在现行的科研和人才评价指标中,科普贡献并不在考核范围内。虽然近几年已有鼓励科普的政策出台,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实施细则和硬性规定,相关文件尚未落到实处,科研人员积极性不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。
版权声明:
原网页已被中国环保新闻网转码收录,版权归文章来源方:人民网所有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,请30日内与中国环保新闻网联系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
对于任何包含、经由链接、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、信息或广告,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。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。
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,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,中国环保新闻网不负责任。
服务邮箱:4834222#qq.com(请将#替换成@)处理时间: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。
做强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
“轮胎是什么做的?”“那橡胶怎么来的?” 3月4日,中建三局一公司联合粤港澳大湾区黄埔...(12091)人阅读时间:2023-03-08我国正发展空间环保关注碎片测轨新技术
“不久的将来,我们将能够实现空间碎片高精度测轨,大幅提高我国太空资产安全预警能力。...(14492)人阅读时间:2023-03-08关注女性科技工作环保关注发展自立自强
在2023年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,以关注女性科技工作者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“女科技...(13893)人阅读时间:2023-03-07宋晓明委员:我国将建超低环保关注轨卫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院长宋晓明。受访者供图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(笔者赵竹青)...(10347)人阅读时间:2023-03-07我科学家提出钙钛环境矿电池新结构方案
科技媒体通稿讯(笔者吴长锋)笔者2月1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,该校徐集贤教授团队与...(19878)人阅读时间:2023-02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