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家住哪儿啊? #p#
近日,温铁军教授在某视频直播平台,应网友提问回答关于“合村并点”的看法。
温铁军
敬爱的温教授认为,某省搞的“合村并居”这套东西,主要是由地方严重的债务危机引起的。同时,大危机之下的“拆房并居”必然导致“鸡飞狗跳”,不得人心,并痛斥地方干部“没有责任感”,应该发动群众、同甘共苦,共同面对危机。
这也是继贺雪峰教授、周天勇教授之后,当前主要的三农学者和经济学家对此提出的最严厉的批评。
▸文字记录如下:
问 :在“乡村振兴”的过程,各地有“合村并居”的做法,温教授对此怎么看?
温铁军教授:刚才讲到的那个说法,房地产泡沫的初期,大量的银行资产投在房地产上,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负债,某种程度也跟房地产泡沫相关。
债务泡沫、金融泡沫、地产泡沫这三个难兄难弟是捆在一起的,要想解套,越是发达地区,房地产上的越猛。房地产在GDP增长的比重占当地投资的比重,乃至占地方政府债务的比重都会很高。
那么,怎么办呢?就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直接入市这一条,发达地区本地的地票交易可以跨区,于是,他们就开始搞大拆大建了,如“合村并居”这套东西,目的就是尽可能拿到土地指标。
比如,某个沿海的发达省,一亩地的用地指标,把房子拆了,把它变成基本农田,就可以叫做占补平衡了。可以在它的省会城市或主要工业城市,把这些土地变成国家批准之外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建设指标。这个指标和国家批准的用地指标,其实在用途上是相同的。
那这个值多少?比如说能值一百万。如果拆一两户或几户农民的房子,可以拆出一亩地,就能够换这一百万。
很多人对这事儿本身提出意见,我当然认同大家提的意见,但我觉得更应该分析这背后到底什么原因。
如果国家不打算帮地方政府化解债务泡沫、金融泡沫和地产泡沫这三大泡泡结合在一起所造成严重的危机局面……到现在为止,我很少看到在政策领域去讨论这三大泡——“三泡危机”,很少这么讨论。
当主张继续加快城市化建设,人们仍然认为这些就跟某个地产大鳄放出来的风一样,城市化建设永远是刚需,房地产永远会涨价,等等。这东西代表的是利益集团。
如果这些比较凶险的趋势不去遏制,就挡不住地方政府“拆村并居”的做法,因为它要拿这一亩地一百万的收益。
最近,大家都知道,财政已经是赤字财政,然后中央号召地方要过紧日子。
可如此高度官僚化的部门,哪个愿意过紧日子?
再说,按现在的干部体制,如果哪个部门的主管领导不能使本部门的利益不断增加,那么大家还投你票吗?不投你票,组织部门考核你的时候,你还能当这个部门的主管领导吗?给你换个什么“员”,你就靠边儿了。
你真想当局长、厅长、处长,当什么“长”的,你就得让大家的(部门)利益每年增长。
因为是一个官方机构,收益从哪儿来呢?如果没有这些建设项目,怎么能产生收益呢?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跑冒滴漏式产生收益的方法,在此就不不多说了。
对于网友提出的这个问题,我们不要就事论事。我们要看到过去这种粗放的数量型增长方式所造成的严重恶果。
现在大危机之下,确实正在出新。在没有新的收益增长点,没有新的利润来源的时候,让他们怎么办?
而我们现在的政策讨论中,几乎不涉及这些非常严重问题的领域。
对此,也许我做出比提问者可能更消极的一个分析。如果你们觉得有道理,可以把这个解释做群内的讨论。
我希望早晚会使决策者、有决策能力的人听得到我们的分析,去针对性的采取措施。否则,地方政府就一定会使用这种换一百万地票交易的方式,前提就是采用“拆村并居”。
“拆村并居”一定搞得“鸡飞狗跳墙”,因为是一定要打掉这些农民的房子,现在很多农民根本就不是什么一户一宅。
当年你强行把人家多少口人集合在一户里边儿,就给人家限定了一个证。人家现在早就分家了,人家盖了好几个房子,你非得说人家那些房子不合理。
人家外出打工了,你就说那叫闲置,然后你要给人家收回。现在疫情期间,3亿打工的,估计怎么也得回来一半。你把房子拆了,人家住哪儿啊?
相关推荐:
网友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