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是一个投资大、见效周期长、生产过程风险高的产业,实现数字化、智能化是规避风险、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。目前,我国在数字农业、智慧农业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。比如,标准体系不统一,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平台不完善,农业链条上各方主体关联度不深等。对此,应健全统一的平台标准体系,加快推动大数据平台建设;以“造血机制”为核心,以农产品销售为入口,以农业气象服务为纽带,以市场服务为向导,形成“多位一体”数字化农业综合体。要依靠地方高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,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组成学科交叉融合的创业团队,调动其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解决智慧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。
脱贫攻坚之后,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?
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,消除绝对贫困任务完成以后,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...(15664)人阅读时间:2021-03-10贺盛瑜:加快实现农业数字化智能化
农业是一个投资大、见效周期长、生产过程风险高的产业,实现数字化、智能化是规避风险、...(15594)人阅读时间:2021-03-10共同绘就乡村振兴“桂林样本”
党的十八大提出的“美丽中国”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,为广西桂林全面打造“望...(16346)人阅读时间:2021-03-10“1.3万亿斤”的分量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。这是一项沉甸甸的指标,1.3万亿斤,...(14157)人阅读时间:2021-03-09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中国怎样向乡村振兴
中国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时,贫困人口数量约为7.7亿人;如今“十三五”收官,现行标准下中国...(17904)人阅读时间:2021-02-26